其他文章, 文章 | March 30th, 2012 |

刊於 2012年3月24日《信報》

1月9日,筆者在港大陸佑堂的「城市的靈魂─東西交匯」的展覽,慨嘆特區政府輕視歷史的情緒尚未平復,香港政圈醜聞不斷,令我的心情再起波瀾。先有兩位特首競逐者的泥漿戰─「僭建門」對「西九門」,繼而有現任特首「接待門」,令人深感香港已步入禮崩樂壞的境地。香港多年來辛苦經營的廉潔美譽,一鋪清袋,怎不令人感嘆?

政府山的超物質意義

筆者在港大的展覽,是由發展局的「保育中環」激發的。發展局假借「保育中環」口號和旗幟,卻反其道而行割裂政府山,計劃把政府合署的西翼拆掉,騰出土地興建高三十二層甲級寫字樓和五層地洞式的商場,徹底破壞政府山的完整性,及和諧的「宗政法合一」的規劃布局和元素。

尚不止此,特區政府更計劃把政府山一半的土地賣給私人發展商,有關土地轉移,在政府非缺糧缺水的日子裏,竟然以「保育中環」的口號和旗幟作推銷,妄圖偷天換日,實在是極拙劣的政治化妝和公關伎倆!

由是之故,難怪不少前述筆者展覽的參觀者,及看過九十九歲高齡的前工務司鄔勵德(Michael Wright)從倫敦寄來的視像錄影的人士,群情洶湧,紛紛簽名支持「誰偷走了政府山」的行動,當中的知名人士包括鍾逸傑爵士、黃錢其濂、余若薇、徐嘉慎、陳家洛、黎廣德等,及為數不少的港大師生和海內外保育人士。

想當年,董建華大力推行的數碼港與西九文化區,都是處女地。數碼港為了與新加坡競爭而意圖打造為亞洲的矽谷,西九則為打造中西文化文娛中心,廣大市民能從中得到或多或少的好處。但是,日後的甲級寫字樓和地洞式的商場,只有區區二萬二千平方米樓面面積,卻淘掉了我們開埠百多年的「宗政法合一」的政府山,怎不令港人懷疑「官商勾結」和「金權地產霸道」的指控?

「城市靈魂」的展覽,旨在向市民展示這個見證了百年來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性建築物組群,期間的歷史建築物包括香港大會堂(1869/1962;落成年份.下同)、和平紀念碑(1923)、前立法會大樓(1912)、皇后像廣場(1965)、遮打花園(1890)、愛丁堡廣場(二戰大戰後中區填海所得土地)、聖約翰大教堂(1849)、前法國外方傳教會(1917改建)、督憲府(禮賓府;1855)及政府合署東翼、中翼及西翼(1954、1956及1958)。

改禮賓府用途以重振綱紀

他們的存在有助洗滌市民的靈魂,鼓勵發揚具有歷史章節的成就,去除掉被污辱的不良影響,以至更新和開拓新的精神文化領域!

我們應該賦予這個城市靈魂的組群嶄新的意義,應該為他們注入「3R」元素,即復修、更新和注入生命力(Renew, Refresh & Reinvigorate)。具體而言,天星鐘樓和皇后碼頭應該重置,禮賓府也應安排作其他用途。

這次曾特首的醜聞,就是缺乏對權力與過度豪華作有效制約,使人腐化!撫今追昔,這就不能不佩服董伯伯的聰明。回歸後,董伯伯拒絕以督憲府為官邸,並改督憲府為禮賓府,還府於民。可憐的曾特首不以此為鑑。結果就由一個本可稱頌的「香港故事」淪落為「香港醜事」,何其悲哀!

為了移風易俗,我們真要回歸董建華時代,把禮賓府回歸市民,或將它蛻變為一國兩制研究中心或展覽館。未來的特首官邸還是遷往白加道15號現時的政務司司長公館(Victoria House)吧!

澳洲新南威爾斯的督憲府(Government House),就是一個很好的典範!該建築物建於1845年,位處悉尼海港濱海地帶,與皇家植物公園及悉尼歌劇院為鄰,於上世紀末一度作為官邸,交由歷史文物古蹟信託接管,還官邸及其花園予悉尼市民。

最後,政府山這燙手山芋,還是讓特首競逐者在政綱詮釋吧!

退休建築師 李鉞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