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報專欄 | June 11th, 2008 |

2008-06-11刊載於《信報》時事評論
「香港無國界工程師」在六月一日派出四人工作組往四川災區,作前期策劃研究工作,為「香港無國界工程師」協助四川重建的第一支派遣隊。成員包括蘇耀坤(結構工程師)、林顯忠博士(結構工程專家)、梁青平(公共生及人道救援工程師)、吳永輝(城市規劃師及GIS專家)。我們在數天內與「四川五一二民間救災行動」及多個官方和民間組織進行會議,亦走訪深受地震破壞的都江堰(紫坪鋪鎮)、彭州市的紅岩鎮和通濟鎮、北川縣擂鼓鎮茨溝村、廣元市、青村縣和甘肅省文縣等地。目前工作組仍然在當地進行研究,以期日內完成第一期的評估。



緊急救援須全面

是次救災工作確實是集全國力量,務求以最大的力度及於最短時間內完成緊急救援、臨時安置和進行重建規劃。而海內外的國家及非政府組織的支援,亦很快已經到達。

綜合前期資料及實地調研結果,證實了現在國內政府及非政府組織,的確在臨時帳篷與食物的提供、醫療、災區兒童救濟等方面,都已做了大量工作,「要快」的要求算是做到。

但在「全面」的要求方面,據知在初期有部分鄉鎮本負面消息少往上報的心態,少報了死傷及破壞數字,以致低估了個別鄉鎮緊急救援的物資需求。由於現在重災區都已有軍人進駐,相信政府已能掌握災情;但另一方面,由於死傷集中在四川,以致國內外新聞媒體的報道都是集中在四川各地;而在山的另一邊的甘肅省,雖然死亡人數較少,但亦有大量平房倒塌,這些與四川山區基本上是一樣貧窮,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的鄉村,特別是山地村,其實同樣困難重重,未能安頓。我們作為非政府組織,促請中央政府在照顧各地災民時必須做到全面、公平,並且提供方便讓民間組織以化整為零的方式深入支援。

對於重建規劃「要穩要妥」的考慮,反映了我們對於中央政府指示盡快完成規劃重建方案,及考慮現實環境挑戰的一個兩難。據知,有說要求各地規劃和設計院在三個月內趕工完成重建規劃方案。問題是三個月內趕工趕出來的方案是否一些可以讓農民、山地村民長治久安的方案?是不是讓農民和山地村民在經濟、文化、環境上可持續發展的方案?會不會再次面臨三峽水庫移民在經濟、生活困難的一些問題?

「要穩」,首先是重建的地層要安穩;這反映在地震帶禁建區的劃訂,這是要有關專家共同研究劃訂的。劃大劃小,影響了日後居民的安全,亦影響政府對遷徙民眾的承擔和投入。

關於「可持續發展」的考慮,香港的天水圍就是一個沒有妥善規劃的惡例。規劃師趕工劃一套建設圖則並不困難,但「可持續發展的城市規劃」並不是劃一劃、盡快施工就天下太平。規劃是一個集結工程、經濟、公眾參與、政治決策及回饋檢討的一個過程。急就章的規劃,或者可以很快的興建出來,但卻未必能真正照顧到災民的需要,甚至反而埋下下一次災禍的禍根。



可持續發展不能由上而下

筆者走訪的一條山地村,是羌族村落。羌族是一個有二千年文化的少數民族,全族三十二萬人中約有九萬人受災,很多具有文化價值的村落樓房被摧毀。羌族人文化如何保護?規劃前做不做社會和文化調查?他們在地震之後如何解決生計?

再舉一例:農民在地震前較多分散居住,以方便照顧莊稼。但重建時如果採取分散居住,便影響了救災的效率。從救災的效率而言,當然是放棄山區,把山地村民搬到村鎮,甚至興建城市,集中居住為佳。但農民願意嗎?究竟應是盡量原地重建復修,還是興建小鎮集中居住?這是要因地制宜,反覆論證的。

筆者很欣賞國內各政府及私人部門為緊急安置而興建大量板間房的熱誠,但在與一些國內民間團體的討論中,我們都懷疑一些農民會因為安置板間房太熱、或者離莊稼太遠、或者是要為了看管他們的雞鴨,而寧願冒險搬回田野的破屋中。

重建規劃能否做到「穩與妥」,關鍵在於決策者是否以災民為核心,排除由上而下的心態,貫徹災民全方位參與的原則。

「無國界工程師」的最新消息:www.facebook.com/group.php?gid=18710706387


「無國界工程師」四川工作組、公共專業聯盟
標籤:,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