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報專欄 | November 27th, 2008 |

2008-11-27刊載於《信報》專業眼
汶川大地震剛過了六個月,進入了落實規劃、開展永久性重建的關鍵時刻。
在鎂光燈撤出了災區,災民生活漸漸被遺忘之際,香港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剛在四川成都舉辦了一場「全球對話」,檢視災後重建面對的挑戰。
「這是全世界最大的板房區,總共住上了兩萬多人!」當工作人員為我們介紹德陽市的臨時安置區的時候,這種把災區變作旅遊景點的感覺令人渾身不自在。隨後到達了綿竹市漢旺鎮,由於鎮上的鐘樓剛好在大地震的一刻—下午二時二十八分停頓下來卻屹立不倒,政府決定把全鎮保留作為「地震紀念公園」迫切性,在令人心酸的瓦礫中道出了對未來的憧憬。
農村重建舉步維艱
第二天到達的北川縣城,是另一個全鎮被毀,需要易地重建的重災區。縣城原來有一萬多人口,地震後僅四千多人逃出,而全城近三分之二的面積,更在九月二十四日被泥石流大幅掩沒,全城現已被公安封鎖,不准進入。儘管如此,縣城封鎖線的外圍還住有不少居民,主要生計是向到訪的遊客推銷災情圖片及光盤,當中包括不少在路上穿梭兜售的小孩。
香港無國界工程師和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剛於上月在彭州市小魚洞鎮攜手完成了一項農村災後調查,了解當地中壩村農戶境況和對災後重建的訴求。
中壩村共有三百零五,九百九十八人散居於七個自然村,現有山林一萬二千七百畝和田地六百五十畝。該村是有名的中藥之鄉,種植藥材的收入佔村民總收入的六成,其他收入來源還有礦山和炸藥廠,運輸業,外出務工,經營農家樂等。在二○○七年,村民人均年收入約五千元。超過七成的災民表示,他們的頭等大事是重建永久住房,已經開過六次村民會議,填過五次表格,但政策多變實讓村民摸不頭腦。
按照當地政策,農戶可以選擇三種重建方案:原址重建、統規統建或統規自建。選擇原址重建的家庭,根據家庭人口數計算補貼金額:一至二人,補貼一萬六千元;三至四人,補貼一萬九千元;五人及以上,補貼二萬二千元。統規自建則是在原址重建補貼金額的基礎上,給予每人八千元的基建費補助。統規統建則是村民不出錢,政府不補貼,但需要集中住在統一興建的平房。對口支援的外省設計院據稱已提出了一個「上海式」的統建平房規劃方案,但大部分人還是不願意統規統建,一來離開原來住的地方種地不方便;二來沒有地方飼養牲畜;三來樓房「無天無地無院壩」住不慣。新建一間農村住房最少要五、六萬元,與政府承諾的補貼差一大截。
由下而上方能發揮動力
從中壩村面對的困境,可以看到農村重建必須克服兩大風險。第一是「由上而下」的決策模式:如果災民沒有渠道與重建規劃的策,便只能服從於一刀切的指令,接受不切實際的安排。第二是「由外至內」的支援模式:外來對口支援單位對行政方便的考慮,往往凌駕災民的實際需要,結果導致資源浪費,亦無助於當地社區的可持續發展。
相對於資源集中的城鎮,偏遠農村獲分配的資源甚少,政府資助亦最難落實。看來加快農村重建的最佳辦法莫過於增強農民在地建設的能力。例如,成立村鎮一級的「重建互助社」作為共同規劃、集体接受支援、對外談判和採購的單位。政府可以鼓勵公民團體向「重建互助社」提供服務和專業支援,加強在地能力建設。
為了切合現況,「統規統建」的模式可代之以「共規聯建」,在專業人士義助下推動農民參與共同規劃,因地制宜由農民聯合建設自己的家園。為了解決農民配套資金不足,必須設立「微型信貸」機制以彌補「國家補助」的不足,鼓勵銀行接受在建住房為抵押品,提供小額貸款。
特區政府現有共二十億元的捐助,其中九成多已用於城市基建的大型項目。鑑於農村重建的特殊困難,特區政府在下一輪的援建款項中,應撥出最少一半作為協助農村能力建設之用,更可藉此鼓勵本港專業人士發揮所長,參與培訓工作,提供規劃、工程、建築、心理輔導和社區建設等服務,以至利用本港的金融專長協助設立「微型信貸」機制。
公共專業聯盟主席
標籤:, ,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