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年 10月29日 刊 《信報》專業眼
黃志偉
公共專業聯盟
www.procommons.org.hk
近日特首曾蔭權在今年的施政報告內,提出了兩項有關本地大學學額的增長措施。從這兩項措施中,我們可以初步了解特區政府未來的大學學額的產生途徑及可能衍生的問題。
第一項措施是設立二十五億元的基金,支持自資專上教育的發展; 這二十五億元的具體用途是為修讀自資專上課程的學生提供獎學金,及支援院校提升教學質素。第二項措施則是由2012至13年起,把公帑資助第一年學士學位課程學額增加至每年一萬五千個,並逐步把高年級收生學額增加一倍至四千個,更為副學士畢業生提供更多升學銜接的機會。政府稱當上述建議全面落實後,適齡人口中超過三成的青年有機會修讀自資或公帑資助學位課程。
沒吸取教育市場化失敗的教訓
從上述報告內文的排列次序來理解特區的大學學位增長發展,我們看到政府還是先以市場為解決本地大學學位不足的老問題。至於傳統以公帑資助的大學學位的擴充,則是在自資學位之後。我們不難視這種排列為一種訊號,顯示出特區政府企圖以這種公私合營的模式,來解决本地大學學位短缺。可是本地至今並沒有成功建立大專教育的市場經驗,就以十年前炮製的副學士課程及其後推出的接近全盤推向自負盈虧的副學士市場化的千瘡百孔、手尾不少的慘痛經驗來看,政府根本未有認真總結教訓,還是朝大專/大學教育市場化這條路走下去。筆者擔心政府這種未肯充分承擔、指望市場會自然出現並持續健康發展的想法,恐怕難以如願,到時又會怨聲載道。
任何熟知本地家長與中學生升學取向的人,皆知道他們首選必定是政府資助的八大院校,退而求其次的,才輪到資助的文憑與高級文憑課程。上述這種取向由殖民地至特區初時皆是如此,因為由政府資助的大專院校才會有充足的資源確保優良的師資、完善的校舍、豐富的藏書,更吸引家長及學子的乃是較便宜的學費。直至前特首董建華在二千年時,提出要大力培訓本地人材,以應付社會轉型至「知識型經濟」起,本港才在政府不願再大力投放資源多增資助大學學額下,引進美式的副學士制度,並為了製造所謂的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更進一步接近全盤削減資助,逼使原先開辦高級文憑的理工型院校變為全面的市場化來辦學。
談教育必先談承擔
幾年下來,好幾間參與這場創造市場實驗的院校各有不同的命運,有大學與本地著名的慈善團體合營的院校,由當初的大力造勢,並以巨額金錢吸引尖子入讀,到現今的苦苦支撐。亦有院校以結業收場,前教统局局長李國章教授的近親所辦的院校,就屬此類結業例子。成功存活並有佳績的校院,是原先有開辦文憑與高級文憑經驗的理工型院校的屬下學院,及挾本地歷史最悠久的高等學府頭銜的社區學院。當然它們的成功還包括有沒有像樣的校舍及校園生活、優良師資,及每年皆有一定成功入讀政府資助大學學位課程(如考獲大學二年級入讀資格)的亮麗數字。上述具備這些條件的院校,在未來這場學士學位由私立市場來供應的另一場實驗內,更被政府相中,力促積極投入其中。
政府現時的設想,就是由這些存活者,再給予一定的物質資助,鼓勵這些已開辦自資副學士的院校,再下一城地開辦自資的本科學士課程。這樣一來,政府可以假手這些院校,解决為數三萬多人的副學士畢業生升讀完整大學課程的夢想,二來又可以收回投資的方式、以借貸及低價地皮誘使院校入局。
可是筆者卻要指出單單撥出面積仿如中學校舍面積的地皮,縱使建成校舍,內中的各種硬件配套如圖書館、電腦中心及課室等,根本就空間不足。再者,院校在申請基金借貸辦學時,更需要政府這個債主容許一個更長時間的低息還款計劃來相就,容許申請的院校有更大的財務鬆動的空間逐步還款;否則,這些院校必會重蹈覆轍地像早年向政府借貸建校舍開辦副學士的院校般,陷入收生未穩定、教學隊伍尚未完整,但又要開始還款的困局。
總的來說,政府若想成功建立有質素保証、又非只為充數的私立大學學位供應市場,就不要抱著「有限責任」、「有限承擔」的態度。說白一點,若真心為香港培訓人材,就不要「縮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