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野公園是香港續命的戰略儲備
黎廣德
公共專業聯盟政策召集人
發展局長陳茂波揭開了開發郊野公園的潘朵拉盒子,特首梁振英隨即半推半就,借支持者之口繼續發酵。誰知環保團體愈着急,愈正中梁班子下懷,讓他們達到三重目標:挑動矛盾、轉移視線,更為4年後土地房屋政策的失敗鋪定下台階。
郊野公園佔全港四成土地,除了有保護生態、康樂郊遊和維持綠色城市競爭力的功能以外,任何關心子孫後代和留意氣候變化的市民都不難醒悟,有朝一日,郊野公園是香港的終極避難所。
世界銀行過去10個月連續發表了兩份報告,主題是「調低火候——為何必須避免全球變暖攝氏4度」,採用最新的科學數據說明過去大家低估了全球變暖的速度:即使全球各國實踐減低溫室氣體排放的承諾,至本世紀末仍有兩成機會全球變暖攝氏4度;假如各國政府一如既往各懷鬼胎,變暖4度甚至會提前至2060年,屆時海平面會上升多於1米。以泰國曼谷為例,到2030年全市有四成土地被淹沒,到2080年將有七成被淹沒。
海平面上升7米 香港難倖免
世界銀行承認上述預測相當保守,因為根據在40年前以提出「成長的極限」而聞名的「羅馬學會」(Club of Rome)成員Ian Dunlop等專家推算,全球溫度較工業革命前只需上升攝氏兩度,已是地球1000萬年前的溫度。當時北半球根本沒有冰川覆蓋,意味着今天的格陵蘭冰原會全部溶化,足令海平面上升7米,倫敦、紐約等沿岸城市將會面目全非,香港也難倖免。
7米相當於兩層樓的高度,當你站在中環或尖沙嘴海旁,便明白香港如何脆弱,因為倫敦市還有泰晤士水閘可以阻擋海潮入侵,維多利亞港卻無險可守。沙田、大埔和馬鞍山居民的運氣可能會好一點,因為如果政府在吐露港出海口興建水閘,或許這些新市鎮的海岸線毋須後撤,但新界西部從天水圍至元朗、從大澳至東涌一帶,看來難逃被淹的厄運。
今年5月,台灣中央研究院有科學家提出避災規劃,建議從台北市開始,由市政府帶頭撤離三分之一人口。今年6月,紐約市長彭博發表報告,因應去年颶風桑迪引致190億美元損失的破壞,採取一系列適應氣候變化的措施,否則到了2050年,同樣的颶風會令紐約損失900億美元。根據香港科技大學的研究,若果海平面上升1米,珠江三角洲的損失便逾2.6萬億元人民幣,至於海平面上升7米的損失還未估算。
今天破壞儲備 明天變氣候難民
香港人有責任減低碳排放,但單靠香港無法扭轉氣候變化。在全球變暖不可逆轉的現實面前,香港郊野公園有何作用?
郊野公園大部分的海拔高於市區土地,若果維港兩岸退無可退,城市發展便非要重新規劃不可,屆時郊野公園邊界的土地勢成「避災規劃帶」,是市區資產轉移的終極避難所,是延續香港命脈的戰略儲備。香港須應付的挑戰不僅是遷徙民居,更要重置維港兩岸商業區和受極端天氣破壞的交通、電力等基建設施,甚至要安置從外湧至的氣候難民。
無人能排除終有一天,香港為了生存續命迫不得已發展郊野公園,但絕非在未有善用全港其餘六成土地前便亂打亂撞。例如現今的「四色土地」——紅(解放軍用地)、棕(已破壞的棕土)、藍(為新界「男」丁預留的村屋地)、綠(高爾夫球場),起碼有3000公頃可供發展,政府何須捨近求遠?陳茂波至今連如何盡用400公頃閒置房屋用地的清單也未公布,為何要轉移焦點?
可持續發展的要義,正是我們這一代不能毁掉下一代賴以生存發展的資源,而郊野公園正是最具戰略價值的土地生態資源。有人羨慕新加坡把全市每寸土地都拿來發展,殊不知新加坡最羡慕香港的郊野公園,因為他們大部分土地在海拔15米以下,一旦海平面上升7米,全國四分之一將被淹沒。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將於今年底發表第五號報告,屆時由800名科學家作出的集體判斷必然會較「羅馬學會」保守。大家對海面上升的速度或有異議,但香港開展避災規劃,決不能以破壞儲備作為起點。
[原刊於《明報》2013年9月1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