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鉞
退休建築師
潮流興當信差,筆者在三月底的建築師學會上,也作了薄扶林鋼線灣風暴來臨的信差,為運輸及房屋局傳了警號。
事實上自去年末,報章上已持續地刊登薄扶林區市民的來函,反對將薄扶林變成為南港島線(東段)的建築廢物區(construction waste zone),把鋼線灣變為地鐵的卸泥口。居民自發地組織了多次示威行動,收集了多達三千多封的簽名反對信,結果使每天三百多架次的卸泥車(即來回六百多架次),減至地鐵四月份通訊所述的每天二百架次,再減至最新資料顯示的一百五十架次。
循環再用 達致「零卸泥」
從數字來看,地鐵似是有所改進。只是卸泥量,是否也隨每天架次的遞減而減少?
從近日地鐵提供的資料來看,筆者推論鋼線灣可成為「零卸泥點」(詳見 www.designinghongkong.com),這是基於「廢物回收,循環再用」和「卸泥於最接近出泥口的地點」的常識。
南港島線(東段)的隧道,由金鐘站至南風道,出泥量約七十萬立方米,金鐘站與南風道各佔一半,南風道的三十五萬立方米泥石,可利用現南風徑的低窪土地及兩階梯地形的特點,把整個「醫院地盤」(Hospital site),包括港鐵建議的臨時施工區(約28,000平方米),整個覆蓋為一整體規劃區,避免一分為二,為未來的南風醫院或護養院(註),創造更有利的條件。
未來的「醫院地盤」的規劃及建築師,自然會以豐富想像力,把建築物結合在這綠色土地,部分亦可埋藏在提升有序的兩階梯綠土內,與大自然景觀渾然一體! 或更進一步,在香港仔隧道approach路的兩旁土地,即南風徑與康文處的下壽臣山苗圃,建造兩條綠色的防噪音人工堤(artificial mound); 這樣,從南風的出泥量,就算以bulking effect計算也可差不多被完全利用,達致零污染。
應符合社會零污染要求
最後筆者忠告運房局,在域多利道、沙灣道與貝沙灣道製造卸泥車巡迴路線時,請三思下列數點:
1. 以每天一百五十架次的卸泥車(來回三百架次)作長達兩至三年的運作,是否明智?
2. 為薄扶林區,包括路經的黃竹坑、香港仔及路旁的華富及華貴邨,製造長達十五公里的卸泥車運作鏈,是否必須?
3. 多消耗一百多萬公升的柴油和導致柴油燃點所製造的環境污染,是否與現時社會的零污染觀念背道而馳?
4. 對薄扶林區這個全港稀有的可步行上下課的住宅區內的學童、家長及校車,製造長達兩至三年多的提心吊膽的陰影與危機,是否以民為本?
5. 各政策局,如運房屋、發展局、環境局、及食物及衛生局等,是否急須協調,為港島市民建造一個長遠的、低污染的廢物處理和卸泥的地點,與制定相關政策?
筆者上述的一個共贏方案,是否可把風暴化解? 看來這要視乎立法局的議員和區議員們,能否以Let common sense prevail(讓常識主導)的簡易道理,向政府施壓,令薄扶林區成為真正的「花園社區」。
(註)把地盤改為高級寧養及護養中心,如溫哥華的O’kee,更為適合,並可利用此優越地理及環境條件,打造為另一個香港新產業。
Comments are closed.